-
慎用领导者形象树品牌
成功的领导者打造了成功的企业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,这个成功的领导者就是品牌最好的发言人和传播者。不同于激进企划中对于企业领袖个人品牌的过度开发,沉静企划主张谨慎使用领导者形象策略来打造品牌。
沉静企划的这一主张,在热衷于抛头露面、喜欢被镁光灯聚焦的部分领导者那里,肯定不受欢迎。实质上,这一主张却是另一种对领导者的真正关爱。之所以不受欢迎,主要原因如下:
首先,不可否认领导形象打造的好,确实可以带动企业品牌的发展。
其次,部分领导者个人的偏好,热衷于此。
再次,公司企划人员或企划外脑,投领导者
此外,领导者良好的形象可以与助于企业的经营,尤其是对外关系的拓展和协调上。
当然,如果企业的领导者,可以有李嘉诚式的德行和智慧,保持企业基业长青;或者有比尔盖茨一般的才华和能力,确保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领导者的个人品牌和企业品牌会相得益彰,互相辉耀,那无可厚非。但是,诚如柳传志所言,中国暂时还没有伟大的企业,如果再往下深入延伸,那是因为目前还是缺少伟大的企业领导者。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到了最后往往是无法承担其重。
用领导者形象树品牌,甚至是领导者形象大过于企业的品牌,这种状况在激进企划主导下,有很多成功案例。但也很多企业因为没有摆正领导者个人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位置,而对企业品牌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。
我们来看看一个近些年如日中天,领导者也曾被定义为成功企业家,而如今却陷入迷局的案例,那就是牛根生和蒙牛。如果不是三聚氰胺引发蒙牛的连锁危机,也许牛根生之前因为个人品牌的成功给蒙牛品牌带来的放大效应,确实是非常成功的案例。前些年,牛根生获得了“中国策划最高奖”、“全球捐股第一人”等一系列荣誉或头衔;同时,出书,上央视当赢在中国评委……应该讲企业家个人品牌的打造是蒙牛的成功的重要战略单元。而牛根生道德高尚、注重自我修养、管理有方、热心公益、真诚负责的高大形象和神话般的人物脸谱已经深入很多人的心中,甚至成为很多人的楷模。可是随着媒体报道的三聚氰胺“狡辩门”、特伦苏事件的“说谎门”,以及经济危机下的所谓“万言书”等事件发生后,牛根生个人形象虽然不能说是完全坍塌、江河日下,但也是毁誉参半,饱受质疑。而且蒙牛的危机可能还不会就此而止,过高期望带来的过度失望,会伴随着很多消费者。偶像幻灭的负面效应可能还会在蔓延,并且一时很难挽回。牛根生的个人品牌曾经成就了蒙牛,现在看来也深深伤害了蒙牛。
个人声望大过企业、个人影响超过品牌影响、个人在前企业在后……这样的领导者形象工程,往往是弊大于利,甚至会埋下祸根。沉静企划主张:
第一、领导者个人品牌是完全为企业品牌服务。
第二、领导者个人品牌不能大过企业品牌。
第三、领导者个人品牌打造要适度、合理,不要造神和追求完美无缺。
第四,领导者个人品牌的影响面,只追求影响到适度的群体,而不是和企业品牌一样,追求家喻户晓。
第五、领导者个人要保持清醒和克制,自己并非全能和完人,不可能所有事情一肩挑,不要越俎代庖品牌应该承担的职能。
在充满机会的市场,一个人的成功和一个企业的成功都比高度竞争的市场要来得容易。智慧的领导者会把自己的成功看作是侥幸、甚至偶然,而不会试图掩盖自己凡人的社会角色。对于很多企业来讲,不能光看到领导者形象带来的益处,更要看看其弊。如果无法做好,那就慎用,至少是少用。个人光环大过企业未必是好事,领导者退居幕后也显智慧。
王二水,资深品牌、营销策划人,MBA ,有过诸多成功案例。欢迎与各位朋友交流、探讨。邮箱:nanzhu2000@sina.com